知道美河 | 上传资料 | VIP申请 | 精品课程 | 资料搜索 | 问题反馈 | 会员手册 | 积分消费 | 积分充值 | 帐号保护
美河学习学习在线赞助VIP

美河学习在线(主站) eimhe.com

 找回密码
 建立账号
查看: 37155|回复: 29

[原创] 关于大学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0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毕业后从事编程多年,有幸来到五道口软件学院进修硕士,顺便把自己在学校的一些见闻写下来(真人真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9 f% i' H% [+ O6 j
关于大学学习
. x, _4 G& X# y% D/ T  k工作时一直在写软件,现在回到学校了,对实验室的项目完全没有兴趣了。什么原因呢?/ j( U' u# n0 S. z* E& M
记得96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专业除了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组成原理”等等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外,还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运筹学”等等专业课。当时我只对数学和编程有兴趣,所以除了计算机相关的课,其他课都只是达到了通过考试的水平。毕业后,也是一帆风顺,不禁常常想,“大学时开那么多专业有啥用呢,学会数据结构不是一样混的不错”。工作中接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设计模式啊,框架啥的,用的是不亦乐乎,项目也全都完成了。1 e+ S& x) |+ C
去年回到学校里进修了,上了半年计算机系大牛们的课,真的不是一般的失望啊,手里动辄千万课题的博导们怎么都是那么敷衍了事呢?一个ppt从头到位的读下去,完全不投入,完全的不负责。下学期的课没办法只好去听了几门电子系和自动控制系开的课,老师都非常认真,而且讲的非常好。同样都是老师,计算机系的名气大很多,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P  V! w# y6 _$ i7 L8 V; G+ n" {0 [: P
仔细想想,前者在工作中,后者在学校里。计算机专业已经越来越工程化了。需要靠大量的非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完成一个个项目。因此说,在工作中,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但要注意,这些新知识可能并不深刻,并不难懂,而且是多变的,快速发展的;在课堂中,老师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很浅显易懂的,大量的知识逐一深入的解释给学生。后果是什么呢?在工作中,我们被由另一些人不断创造的新技术驱赶着完成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项目;在课堂中,老师从不备课,读遍ppt,学生们也不需要懂,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学学肤浅的新技术就能混毕业,混上工作了。* s' `% l- q) S* K, B3 X1 B
从现实的角度看,这样的过程确实能够混上不错的日子,多年之后呢?总有一天你的学习能力会慢慢退化,而转行管理的机会又不是人人都能抓住。那时该怎么办?其实我现在就面临着这种困境,除了软件之外,我是不是应该学习些更加深刻的东西呢?
* i! F4 R2 k! I7 g( e) s& X这一年里,我开始学了“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糊数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所做的项目又是完全都是和硬件相关的。但是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基础不行,学什么都很吃力”。
3 @, ~) t0 a, z) G大学时期学习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兴趣,而丢掉了更大的利益。在我现在看来,对于工科的学生:2 H) y' Q/ k' f
  1.数学分析是要尽量看的,同时要结合微积分的应用了解各类的应用,从实践上理解理论。比如:RLC电路。
  g. g' V7 c7 N% F& y  2.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必须掌握清楚,可以说薄薄的百页纸上的理论足够你使用一辈子,所有的学科几乎都用到了,太重要了。比如:模式识别,人工智能。
0 ]) l5 n" o& O# N8 r  3.数理逻辑作为工科必须要学明白,这可不是离散数学上简要介绍的那些内容。比如:通信协议设计,安全协议安全性论证等
- ]' q$ W, q3 [1 x& g, [    4.近世代数是一种培养人思维的学科,有空可以多看看。比如:密码设计等。
4 W. e% Q( q! F3 u" i6 w  X  5.实变/复变/常微/偏微/泛函这些可以适当了解下,到遇到具体应用问题时,再查书不迟。比如:线性系统等。
3 N5 |0 }  w1 c: @* {5 G" i* Q  6.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掌握。( F/ R& m  s+ ?7 U
  7.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和电气的基础课,必须掌握。# L5 [. J" b' D- H/ V; E+ o5 `
  8.自动控制是控制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掌握。8 R) [4 ^' Y" e. N! E! e
  9.运筹学是系统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掌握。
3 Y# F& j( s9 l$ F' t% W$ n以上是我感觉最基础的几门课,当然,汉语是写论文的思维基础,英语是写论文和读论文的工具,更为重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7 12: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上课有些课程和计算机无关,我都没有仔细去听..有点后悔. k) }8 t9 o; ]! W
当初老师总说要打好基础,自己却没感觉
( x1 d0 N! m7 B1 E. s% }5 N现在自己看了点书,系统开发,
2 f- }" w! _5 ]% v$ \, [用到了很多管理系统这门课的知识,于是自己又把书找出来,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习;
* G5 j( h8 M6 t6 A( N5 u4 |9 y用到了计算系统可行性分析,计算金钱时间价值时候,又把技术经济学这本书找出来;
$ |& }# H4 ]  ^# @( B7 q) w5 \用到了一些编码问题,又傻了,又把信息编码这本书找出来看;) g4 C+ {6 ~- W8 z
分析案例,系统评价又必须用到概率论;" F2 l+ E! J8 v  A1 s- ~
等等 ..9 J. Z- [/ }; }1 H2 V0 b5 S; g4 ]
我真是切身感受到了 老师以前说的话 .. 说得好 ..
7 f( n0 j. ~, }" x后头看看,我真的服了自己前两年的学习态度..
发表于 2009-3-27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我们的专业也和计算机有着不解之缘。
' |! d) B3 t- z( I对于上课的那些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之类的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就没怎么听& [6 E" M3 T- p8 j! L* c
现在感觉真的很荒废,所以我选择了其他的道路,而非技术流
1 K/ p5 e5 ~9 S+ q现在也快毕业了,后悔也于事无补
5 b6 K* H- x& g2 m* t, D只有按现在的目标去努力 9 W% N; v  u# k, Y( P% C
很感谢前辈的真知良言 " @" J: X7 ~  s7 H# z6 A
要是早看到或许就会更好了
发表于 2009-3-27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28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楼主基本同年,不过有些观点却是不敢苟同。
/ k7 T1 V! F9 N$ `9 O我倒是认为楼主有些晕了。说法也有些乱,起码有些地方我没有看明白。1 A7 U% O$ |+ Q- Y  `' D
因为你还是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或者说之前明白,上学之后又不明白了。
% |+ _' m  i  i* g6 {8 I5 }搞工程和搞学术是不一样的。; ?& f: ~: G9 C. i- H9 y9 A0 F1 x
搞工程的重视的是对流行技术的熟练应用,搞学术的重视的是对前沿技术的研究论证。我认为你把两者搞混了。; ?) e, H# S$ s$ i/ j2 S

+ ]+ r* h, ^& ^7 y0 z开车的司机和研究汽车的技术人员的要求自然不同,如果非要司机也学习汽车制造理论的话,那就是混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很对,搞工程和搞学术是不一样的。我想说的是搞计算机工程的人往往理论知识很少。而向电子,自控等理论比较深,很利于以后的发展。所以说如果是搞计算机工程的,最好也能去学点电子或自控的基础。
发表于 2009-3-29 16: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去听李德毅院士的课,李院士期间说了这么件事情:前几年他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做三级倒立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计算机系毕业的高材生竟然连什么是运算放大器都不知道。他随后感概:你们这些搞计算机的,搞软件的,千万别把学问做虚了,要不然毕业后除了会编编软件还能做点什么呢?
发表于 2009-3-31 15: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基础课程很重要,承然很多人在大学里都感慨为什么学的都是一些无用的课程,不加入一些比较实用的科目呢?所以对一些很基础的课程都不认真学,觉得学的是落后的东西,但谁不知却是这些东西可以使你在以后工和中如鱼得水的课目,他们不能干什么,但他们却可以使你学什么都很快!所以告诫在大学里的那些大学生,新潮的东西固然要学,但基础的东西却是要学好的,你只有学好了基础的东西,才能把新潮的东西学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写论文8 a0 W' b' o; }
博导A这样说:学校要求硕士生发表几篇论文,博士生发表几篇EI或SCI的论文,其实我们做老师的都清楚,就那么2、3年时间,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呢?很多都是没法看的,都是拿去混数目的。但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做-写-说”是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能解决问题是第一步,比如说你会写写程序,做个硬件什么的。但是光会做远远不够,要能把它写下来,让别人明白,这就得靠写论文。而课堂上的发言,上台演讲以及毕业答辩就是说的过程了。这3步都走完了,都走明白了,毕业了才能出去混口饭吃。
* m4 ?/ o. C- S0 O* X, s  e5 c博导B这样说:国内那些期刊啥的都是骗钱的,给个几百块就都帮你发了,那文章真的没法看,都是漏洞百出的,误导大家的。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博士毕业必须是2篇SCI了,EI检索已经臭了。看文章,发文章尽量找权威的。英文该学就学点吧,要不参加会议的时候,怎么和外国专家讨论呢?
8 I" v' B! N7 h5 o博导C这样说:最近在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他都讲了2章了,还在科普呢,我就问他,你研究的内容呢?你写论文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论文是写给谁看的。
1 p& g/ @2 E/ C% S: y最后说一下我的体会,图书馆有本“创造性论文的写法 ”(伊丹敬之著)写的不错,可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分布式操作系统课,上课的是我们系主任。课上提到一个问题:“前一阵参加本科生和硕士生的答辩,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宣称自己的结论是多么多么好,还列出曲线,和一些教科书或者一些官方的结论去做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算法或者解决方案最优的结论。然后我就要问一问了,结果问不了几句就露馅了,在考虑条件、环境、需求都不同的前提下,怎么可能得出最优的结论呢?因此说,较优就足够了,千万别写最优两字”。
发表于 2009-4-5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时不时地晕一下。; u' N6 v6 J# g5 i( A9 u
有些时候,感觉应该深入研究一下值得研究的内容,有些时候,又觉得应该广泛实践一下自己所学的应用内容。
. m+ _; ^7 }& }6 T1 P4 y- f% M  M看了你的情况,我又想了想,应该是在对应的水平做对应的事情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Y. h( p- B9 G0 s/ R

% E* \+ B: s+ t$ j1 j, p1 `2 `+ @4 `: h在一个大医院,当一个专家是必要的;在一个小医院,成为一个多面手是比较吃香的。而自己的处境是上下够不着的情况,时不时的矛盾一下,看来也是自己的境界使然啊。
5 k. E) D& g. s! k" p+ F- `) A" n
读不读博士都有很多不错的理由,对于三十几岁的我来说,做出这个选择还是很头疼的。说明很多事情自己还是没有想明白。唉,不可强求。慢慢想,同时自己尽力保持进步吧。
发表于 2009-4-5 1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8 12: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啊!基础,其实真的很重要
发表于 2009-4-29 13: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8 1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老师是那种完成任务型的,而且大学的课程大多数来自国外那些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而我们国内的某些大学教授甚至自己都不会,半桶水只能用PPT读读过去了,哈哈,我的大学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啊!悲哀啊
发表于 2009-6-28 2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3 19: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大学就是专业基础教学,都是基础课,尽量都学好。工作了,用到什么再好好学。
发表于 2009-7-4 14: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9 1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9 1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20 1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26 16: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的帖子

我是在校大学生,同意你的观点!顶!你工作了么?
发表于 2009-10-11 17: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
/ I, g" j9 j; Y# s! E感谢楼主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经验给我们参考~~~~~~~
发表于 2009-10-27 08: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7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学期,自身感觉是应该把基础学好,打稳了,才算是学到知识。基础有多稳,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建立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美河学习在线 ( 浙网备33020302000026号 )

GMT+8, 2025-4-3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